跳至主要內容

許正宇明赴滬出席陸家嘴論壇

沉着應戰 齊心抗疫

陳寅社長(《香港商報》社長)、各位工商界朋友、各位嘉賓:   去年我以視像形式為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致辭,當時疫情高踞十大事件之二;今日,我想每一位每天都緊貼疫情最新發展。疫情已走進第三年,面對傳播力極高的Omicron變異病毒株,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我們正應對一場極其嚴峻的考驗。   特區政府一直嚴格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原則,多管齊下遏止新一波疫情。我們正竭盡所能提升檢測、檢疫、隔離、治療等各方面的能力,但同時更重要是提升疫苗接種率。繼本月10日起在D類餐飲處所率先推行「疫苗通行證」後,其他餐飲處所和大部分公眾及營業處所,由本月24日起都須使用「安心出行」,屆時進入處所人士亦須至少接種一劑新冠疫苗,以全面鞏固本港防疫屏障。   疫情越趨嚴峻,但應對疫情須堅持理念,沉着應戰,保持信心。我們信心的來源是國家對香港的堅實支持、特區政府抗疫嚴防嚴控的策略;香港人齊心抗疫,面對防疫限聚措施,表現包容、理解、支持;醫護人員堅守崗位,站在抗疫最前線,默默守護香港人的健康和生活;還有政府各政策局和部門群策群力,加上眾多支援人員,包括清潔工人,以至各界義工為防疫抗疫付出的力量。   同樣的堅定信心和堅持理念,令香港重回「一國兩制」的正軌。《香港國安法》在2020年6月30日頒布實施至今,社會得以恢復安定,而在完善的特區選舉制度下,我們已成功舉辦兩場選舉---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一般選舉和立法會換屆選舉,確保「愛國者治港」。香港歷經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重大轉折,開啟了良政善治的新局面。   展望未來,我深信在香港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同心協力下,疫情終必遠去,香港逐步恢復正常生活以及跨境商貿和人員往來,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我熱切期待一個更好的將來,尤其今年是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們以「砥礪奮進廿五載 攜手再上新征程」為主題,通過一系列慶祝活動與民同樂,更重要的是與每一位香港市民共同開創香港的未來。   2022年伊始,雖然我們面對前所未見的嚴峻疫情,但我深信,憑藉香港人頑強的鬥志和韌力,我們定必能戰勝挑戰。我在此祝大家虎年身體健康、家庭幸福、萬事如意!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2月17日在2021香港商界最關注的十件大事評選頒獎典禮的視像致辭文本)
https://www.news.gov.hk/chi/2022/02/20220217/20220217_153258_97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研究人才庫參加資格擴闊

創新科技署公布,擴闊研究人才庫參加資格,具特別認受性非本地院校的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STEM)相關學科學士和碩士畢業生也可參與,但他們必須是香港永久性居民或獲准在港工作人士。   具特別認受性非本地院校指的是在最新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學排名榜、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或倫敦時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榜中就STEM相關科目位列前100名的院校。   研究人才庫以往資助合資格公司或機構聘用最多四名本地大學或具特別認受性非本地院校STEM相關學科博士畢業生,或本地大學STEM相關學科學士或碩士畢業生,進行研發工作。   計劃為持有學士、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研究人才分別提供每月最高18,000元、21,000元或32,000元津貼,聘用期最長36個月。所有在香港進行研發活動的科技公司,以及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進行研發項目的機構均可申請。                                                                   查詢可致電3655 5678或發電郵聯絡創新及科技基金秘書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3/20210302/20210302_115329_17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亞洲金融論壇探討經濟新格局

第14屆亞洲金融論壇今日開幕,逾5,000名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影響力的政策制訂者、金融翹楚、商界領袖、經濟學家、投資者和企業家出席,首次以網上形式參與論壇,探討金融、投資、營商等在環球經濟新格局下的機遇和挑戰。   論壇為期兩日,由特區政府與貿易發展局合辦,今年主題為「重塑世界經濟新格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開幕環節致辭時指出,面對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的挑戰,香港的根基依然穩固。   她指出,香港金融系統一直表現穩健強韌,金融市場包括聯繫匯率制度繼續運作有序,本地資本市場流動性強勁。   她表示,香港既是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世界主要金融城市之一,具有獨特優勢,香港在疫情過後續有龐大機遇。   林鄭月娥指,特區政府正致力在粵港澳大灣區擴大人流和資金流,以創造新的市場和商機,跨境理財通讓大灣區居民跨境投資區內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而大灣區內有眾多潛在投資者,對國際金融機構甚具吸引力。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主題討論環節擔任主持,與出席論壇的重量級政策制訂者和國際組織領袖討論金融服務業在推動經濟復蘇方面的角色,以及在經濟新形勢下金融服務的機遇。   參與嘉賓包括盧森堡財政部長皮埃爾‧格拉美亞、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兼董事會主席金立群、伊斯蘭開發銀行行長Bandar M H Hajjar、新開發銀行行長馬可、歐洲投資銀行副主席Teresa Czerwińska、愛爾蘭財政部國務部長肖恩‧弗萊明。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羅默發表主題演說,剖析當前全球經濟形勢,探討開拓嶄新和可持續增長的路徑,乃論壇首日另一重點環節。   金融科技專區、FintechHK初創專區和InnoVenture專區今年以虛擬形式設立,結合全球投資機遇專區網上平台,以虛擬展覽形式讓本地和海外國際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初創公司和投資促進機構展示金融創新和嶄新商業意念的發展趨勢,以及各地不同界別的投資機遇。   論壇設網上投資項目對接會、爐邊談話等環節,讓投資者和業界人士尋求合作機會。   本屆論壇並首度推出「明日對話」環節,探討疫情對銀行、保險、金融科技等行業的影響,以及有關行業前景。 http://dlvr.it/Rqr0fj

安心出行新增儲存電子針卡功能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表示,「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推出新功能,讓市民儲存新冠疫苗接種紀錄或病毒檢測紀錄。此外,使用蘋果手機的「智方便」用戶也可在下載電子針卡時選擇新增功能,將針卡二維碼收納於電子錢包。   在「疫苗氣泡」下,市民可能需要不時出示疫苗接種紀錄。除攜帶紙本針卡,市民可更新「安心出行」至2.0版本,並使用新增的電子疫苗接種及檢測紀錄功能,透過掃描紙本或電子針卡二維碼儲存有關資料,方便日後展示。新功能同時適用於儲存電子檢測紀錄。   資科辦指,針卡二維碼採用數碼簽署技術,資料不能被竄改,以保資料真確無誤。市民須妥為保管紙本、電子針卡及二維碼,切勿隨便傳給他人或在社交平台分享。   為保障用戶紀錄和個人資料私隱,用戶每次均須使用開啟手機的生物特徵驗證或密碼,以打開新增功能內的電子針卡或檢測紀錄;首次使用新功能前須確認相關條款。   資科辦重申,「安心出行」無須用戶登記,也沒有追蹤功能。使用新功能儲存在程式內的電子針卡與個人出行紀錄一樣,只存於用戶手機,不會備存到政府或其他系統。用戶也可隨時更改或刪除程式中的電子針卡或檢測紀錄。   資科辦已就新功能徵詢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意見,確保符合《個人資料(私隱)條例》規定,市民可安心使用。 https://www.news.gov.hk/chi/2021/06/20210601/20210601_141555_87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