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顯示從 2月, 2023 起發佈的文章

為甚麼美容中心老闆適合網上貸款?

香港科技園公司傳媒午宴

(香港,2023 年 2 月 27 日)- 隨著香港重返國際舞台,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以"Open to All"(開創無界)為主題舉辦傳媒午宴,引領本地和海外創新者及企業攜手為香港以及大灣區開啟創科新時代。 科技園公司管理層向傳媒分享公司願景及最新戰略發展,包括創新製造(新型工業化)以及創科人才計劃等;場內亦設有園區公司領先全港的突破性創新方案,包括人工智能應用及香港創新、設計和製造的食品和健康科技等。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kstp-media-lunch  

財政司司長參觀科學園與綠色科技初創交流 一同擔當綠色領跑者

(香港,2023年2月26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天到訪科學園,並在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陪同下,與四間正在環境可持續發展及綠色科技上進行產品開發的科技公司交流。《預算案》提出發展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雙綠色策略,確立推動香港綠色發展的重要方向。 在參觀的科技公司當中,Ecoinno (H.K.) 專注研發新環保物料,採用天然植物纖維,配以公司一項專利技術加工而成,在自然環境下,只需75日即可100%完全生物分解,相較於現時其他紙製餐具一般仍含有塑料,其研發的餐具是全面去塑化,更有效保護環境,相信有關技術可用於創造更多新型產品。 財政司司長亦試坐了由開發自動駕駛車輛技術的城系有限公司所設計的無人駕駛車;以及參觀由初創Archireef 設計,用於海底珊瑚和生態復修的工作的人造陶泥底盤;於到訪科學園的最後一站,司長參觀了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利用水生微藻製作的「植物牆」,其減碳效果比同等重量樹木高出數倍。 科學園已有超過一百家綠色科技企業,發展綠色科技及綠色金融,更是國際大趨勢。據統計,全球綠色科技市場規模在2030年將達到4,174億美元,與2021年的355億美元規模相比,年化複合增長率達到31.5%,足見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財政司司長亦在司長隨筆上表示:「創新科技是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亦提供了讓高質量發展加速向前的契機。透過新方法解決問題,透過新思維突破限制,不斷為市場解決痛點,就能不斷創造價值、引領發展。這樣的經濟發展必定蓬勃活躍、充滿機會。」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E8%B2%A1%E6%94%BF%E5%8F%B8%E5%8F%B8%E9%95%B7%E5%8F%83%E8%A7%80%E7%A7%91%E5%AD%B8%E5%9C%92%E8%88%87%E7%B6%A0%E8%89%B2%E7%A7%91%E6%8A%80%E5%88%9D%E5%89%B5%E4%BA%A4%E6%B5%81-%E4%B8%80%E5%90%8C%E6%93%94%E7%95%B6%E7%B6%A0%E8%89%B2%E9%A0%98%E8%B7%91%E8%80%85  

澳門特別行政區長官賀一誠到訪香港科學園

(香港,2023年2月25日)— 澳門特別行政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先生,今日到訪香港科學園,了解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的發展和創新科技(創科)的成果。同行代表團成員包括澳門特區行政法務司司長張永春、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及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許麗芳。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很高興與賀一誠先生會面,並有機會向代表團介紹科技園公司的工作及推廣本地創科生態圈,相信日後會進一步加強港澳合作。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chief-executive-of-macao-sar-mr-ho-iat-seng-visits-hong-kong-science-park  

科技園支持財政預算引領經濟全速向前 齊發揮本地優勢 壯大創科產業群 共拓繁榮新願景

(香港,2023 年 2 月 22 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歡迎財政司司長今天發表的 2023-24 年度《財政預算案》。預算案投放資源推動本地創科企業,提出發展策略性產業,並提供誘因吸引海內外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進一步擴大香港的創科生態圈,為香港經濟注入新動力。 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財政預算案》積極投資未來,繼續投放資源推動本港創科發展,我們為此感到鼓舞。預算案在創科基建、企業及人才上提出多項措施,包括增加「科技企業投資基金」(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 的注資和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以助培育更多有潛力的初創企業,驅動更多創科成就;預算案亦提出推動香港實現「新型工業化」,培植更多科技產業,並吸引優質企業落戶香港。我們定當與各界通力合作,把握國家機遇,共建香港創科的未來。」 積極投放資源 支援初創企業擴展 政府繼續加強對初創企業的投資,包括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將增資四億元。結合現時的六億港元管理資額,總金額將增至十億港元。自2015年成立起,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已向27間創科公司投資,並吸引私營投資,投資比例達1:18,即基金每投資一元便能吸引十八元的私營投資,資助和培育處於早期及成長階段中具潛力的企業。   預算案亦提出科技園公司將整合現有的「企業加速計劃」,並額外投放一億一千萬元,聯同合作伙伴推出「共同企業加速計劃」,以培育高潛力的科技初創企業成為區域或全球企業。自2015年起「企業加速計劃」已成功協助入選的初創融資超過四億美元(約31億港元),足以印證參與企業的質素及發展潛力。而於2021至2022財政年度,參與企業加速計劃的初創企業總估值不但躍升250%,企業累計所籌集的資金更增加100%。「共同企業加速計劃」將會結合業界力量,為創科企業提供更深更廣的增值支援服務,包括試用場景、業務諮詢、投資配對、人才招聘、產品生產及發行等等,協助更多創業家在全球取得成功。   推進「新型工業化」 引領香港經濟實現新飛躍 香港擁有不少具備國際一流水平的微電子研究人員,預算案提出成立微電子中心研發院,將有利推動本港微電子的發展,讓香港把握微電子行業的龐大發展機遇,支持香港經濟可持續發展及更好服務於國家的發展使命。我們正於元朗創新園興建微電子中心,為相關產業提供先進的生產設施,預計於2024年啟用。 高增值先進製造業有利帶動經濟增長,創造職位。位於

1月出口貨值按年跌36.7%

政府統計處公布,上月本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36.7%,進口貨值也跌30.2%,錄得有形貿易逆差254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   該月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2,909億元,進口貨值為3,163億元。   經季節性調整,截至2023年1月止的三個月與對上三個月比較,商品整體出口貨值下跌13.8%,商品進口貨值也跌8.1%。   1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下跌41.4%,輸往其他地區主要目的地,尤其德國、美國、英國的出口貨值也下跌,跌幅分別為40%、28.8%、27%。   政府表示,外圍環境疲弱,商品出口貨值進一步顯著下跌,而今年農曆新年較早來臨,也可能影響出口表現,輸往所有主要市場的出口錄得不同程度跌幅。   展望未來,環球經濟增長放緩短期內會繼續為香港出口表現帶來嚴峻挑戰。然而,內地經濟預期會加快增長,加上香港與內地的跨境陸路貨運限制已撤銷,應可緩減部分壓力。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27/20230227_163404_63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香港科技園公司宣佈建立全港首個數據社群 拓展數碼經濟下的跨行業機遇

(香港,2023年2月21日)—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今天宣布推出全港首個數據社群 - Data Community,透過集合不同界別企業和機構,重點推動跨行業數據協作,獲得更豐富的行業洞見,從而發掘更多業務增長機遇。 數碼經濟將為開放數據和數據協作打開全新局面。然而,數據孤島在許多企業中仍然相當普遍,窒礙跨部門、機構和行業的數據協作。 Data Community致力聯繫本地企業,推動數據有關的跨機構、跨行業合作,運用各種工具及技能,打破數據孤島。Data Community成員來自不同行業,當中包括銀行業、保險業、醫療保健行業等。 成員將可享有成員專屬的各種相關活動及服務,包括參與技能提升研討會,保護隱私和數據安全的專用工具和技術,以及與數據提供者、數據需求者和技術推動者直接聯繫的機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STP Platform總監霍露明博士在「新世代營商之道」活動中宣佈Data Community正式成立。她表示:「在數據驅動的新商業時代,數據將繼續在各行業及經濟體中流動。未來在開發新產品和服務時,企業需要來自不同來源的數據,而越來越多的數據亦將會超出企業經營範圍。企業若能洞悉到跨行業數據的發展潛力,將有助推動業務轉型創新,有利開拓新世代客戶群。」 「Data Community旨在連結不同持分者的使命,因此我們歡迎所有企業加入,發掘自己行業以外的機遇。我們目時在銀行業、保險業及醫療保健行業中已經見到不少成效,反映了跨行業數據協作的潛能。我們期待見證到其他不同界別和企業,同樣在數碼經濟中把握跨行業數據協作的機遇。」 另外,Data Community亦設立了數據管治督導委員會(「督導委員會」),期望構建成為一個可信的數據協作平台。 數據管治督導委員會主席車品覺先生表示:「我們向以數據管治為首要工作,隨著數據日益增加,完善的管治框架對於促進互信,釋放數據價值,至關重要。」 「督導委員會是獨立運作的,目的是增加企業和機構對跨行業數據協作的信心,在全新商業世代中開拓業務。」 督導委員會由資深顧問及行業專家組成(詳情請參考表一),獨立於科技園公司,為科技園公司及數據社群提供戰略性發展方向和指引,涵蓋五個重點領域:道德倫理、法律及合規、科技、資訊安全以及跨行業協作。督導委員會將就數據管治原則和實踐向數據社群成員提供建議,以支援其數據協作項目,或其他嶄新發展以及機會

香港科技園公司舉辦「TALENT GAME ON 2K23」 一系列人才發展活動助年輕人開拓創科黃金時代

(香港,2023 年2 月20 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宣布舉辦「Talent Game On 2K23」,透過一系列人才發展及招聘活動,鼓勵本地及海外人才在本港蓬勃的創科生態圈開展事業。「Talent Game On 2K23」於今日(2 月 20 日)正式啟動,並以虛擬遊戲「職人冒險」為連串的活動打響頭炮,吸引不同背景、不論數理專科 (STEM) 或非數理學科 (non-STEM) 的人才加入創科社群。 香港的創科發展正邁向黃金新時代,為有志於創科發展的人才創造嶄新就業機遇。虛擬遊戲「職人冒險」歡迎所有年輕人才、不同背景的大專學生及畢業生參加。參加者可從富有趣味和挑戰性的遊戲中,探索創科行業的工作機遇,更有機會爭奪終極大獎,前往世界科技聖地 — 矽谷進行創科交流。遊戲設有不同階段,結合線上及線下活動,讓年輕人以全新角度走進創科世界,激發他們的創科思維之餘,亦可成為他們發展創科事業的跳板。 香港科技園公司人才及人力資源總監王秀麗表示:「年輕一代比以往更渴求多元的職涯發展路向。有見及此,科技園公司透過舉辦『Talent Game On 2K23』活動和首次推出的『職人冒險』遊戲,以嶄新的形式,啟發年輕人才加入機遇處處的創科行業。我們希望讓年輕人知道創科界有不同工作崗位和無限發展空間,科學園的生態圈歡迎所有背景、不論專科或非數理學科的人才加入,為香港未來的創科發展注入新動力。」 由即日起至 3 月 18 日,有興趣參與活動的年輕人才可透過「職人冒險」虛擬平台完成解題遊戲, 解鎖於 3 月 10、11、17 及 18 日舉行的下一階段「科技大本營」,參與一系列為不同背景人才而設的園區探索活動,涵蓋的創科領域包括:人工智能與機械人、生物醫藥科技、數據、綠色科技和微電子。 參加者可以在第二階段的「快閃波士」環節中,爭取由來自科技園公司園區頂尖的科技公司提供的工作面試機會,當中包括華為、商湯科技和艾睿電子等。而參與活動的公司亦會在第二階段的活動中與參加者分享最新的行業趨勢。表現優秀的參加者更有機會透過就業配對,即時獲取工作聘請機會。在最後階段,參加者會進行模擬工作測試,成功入圍並獲創科公司聘用者,將有機會踏上矽谷體驗之旅,與科技巨頭會面交流。 除此以外,科技園公司將於 3 月 14 日起舉辦一系列「大灣區創科飛躍學院」大師班活動,為未來創科人才提供進一步開拓職涯發展

政府反對美駐港總領事館抹黑香港

就美國駐港總領事館發言人近日回應傳媒查詢時肆意抹黑香港情況,更公然指會毫不猶豫表達所謂深切關注,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敦促美國立即停止不符合國際法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的行為,以及即時停止干涉香港特區事務。   自香港回歸祖國以來,特區政府按照《憲法》和《基本法》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特區政府堅決反對美國政府及其駐港總領事館任何就特區事務的不實指控和污衊抹黑,並指美方執意危言聳聽,以為把偏見和自創的失實情況重複百次就變成事實,只反映其誠信問題和小人之心。   香港已踏上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機遇處處,無可取代。特區政府表示,任何外國或外部勢力詆毀特區情況,試圖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只會自暴其短,理屈詞窮,絕不會得逞。   特區政府會繼續堅定履行職責,致力確保「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實踐行穩致遠,為市民謀幸福,為香港謀發展。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25/20230225_165449_43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食環署接獲活力午餐初步報告

食物環境衞生署今日再次就飯盒食物質素問題約見學校午膳飯盒供應商活力午餐,跟進其處理方案,同時收到供應商的初步書面報告。署方得悉供應商因應早前人手不足情況而增加人手,並落實一系列保障食物質素的措施。   食環署人員昨日和今日再巡查廠房,其間沒發現欠妥之處。部門未來數天仍會每天巡查相關廠房,以確保其符合牌照條件和法例訂明的衞生標準,也會視察供應商有否認真執行書面報告中的改善措施。   此外,食環署繼續巡查全港約200間獲准供應學校午膳飯盒的持牌食物製造廠,提醒負責人處理學生飯盒的正確方法,料本周內完成。此外會舉辦網上業界講座,提醒飯盒供應商有關食物安全事項。   食環署至今收到兩宗由衞生防護中心轉介分別在本月13日、16日進食涉事午膳飯盒的懷疑食物中毒個案,共涉及四名學生。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21/20230221_175312_729.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楊潤雄北京探討文化和旅遊合作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早上在北京禮節拜訪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探討文化和旅遊發展的合作方向。   楊潤雄說,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下將香港定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成立以來,一直推動文化藝術發展和交流,依循「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的方向實踐香港成為國際城市旅遊樞紐和一程多站示範核心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他又指,國家文化和旅遊部一直支持特區政府的工作,在文化和旅遊發展方面給予政策支援,並提供適切協助落實項目。通過這次會面交流,他期望深化內地與香港文化和旅遊交流合作。   國家文物局自回歸以來不時借出珍貴文物來港展出,楊潤雄下午禮節拜會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顧玉才。楊潤雄表示,期望國家文物局和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將來有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傍晚,楊潤雄出席在北京恭王府舉行的《竹韻小集:春風.粵韻---五架頭專場音樂會》,並與香港樂團交流,了解他們在內地的演出情況與發展機會。   楊潤雄昨日下午抵達北京後隨即展開行程,到訪中國美術館。該館主要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國近現代藝術家的作品。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20/20230220_170352_926.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全方位推動香港體育發展

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表示,政府不遺餘力推動香港體育發展,鼓勵市民參與不同運動,同時全力支援精英運動員出戰各項大賽;當局也舉辦不同類型賽事,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他呼籲全港市民持之以恆參與體育運動,增強身體機能,鍛煉堅毅意志,並期望社會各界舉辦更多有益身心活動,加深市民對體育的興趣,加強社會凝聚力。   以下是署理政務司司長卓永興2月19日在「獅躍傳繩」青少年花式跳繩嘉年華暨傷健共融創世界紀錄的致辭:   尊敬的冼健岷總監(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總監)、張趙凱渝署長(民政事務總署署長)丶葉國謙榮譽會長(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榮譽會長)、鄭泳舜議員(立法會議員)、各位嘉賓、各位朋友丶各位小朋友:   大家好!今日好高興出席由民政事務總署、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以及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合辦的「獅躍傳繩」青少年花式跳繩嘉年華暨傷健共融創世界紀錄活動。今日,約300名中小學生和傷健人士,將合力創造新的跳繩世界紀錄,相信大家都非常興奮和期待。   國際獅子總會中國港澳303區,一直竭誠服務社會,不時舉辦傷健共融的活動,亦用心栽培傑出青年。而中國香港跳繩體育聯會,就一直致力推廣跳繩運動,成功培育出不少跳繩精英運動員。   今日的活動,不但有助推廣普及體育以及青年發展,亦將傷健共融的信息帶到社區,實在非常有意義。對於各個單位悉心籌辦今次的創舉,我代表政府表示衷心的謝意。   跳繩是非常方便的運動,沒有嚴格的場地,亦沒有器材的限制。只要有一條繩、一對運動鞋,就已經足夠,而且可以訓練全身的協調能力,加強心肺功能,是十分值得全民推廣的活動。   此外,運動員只要發揮創意,加上勤加練習,更可以跳出千變萬化的花式動作,以單人或團體合作形式,在比賽場上比拼速度、技巧和動作美感,充分體現奧林匹克格言,即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精神。   政府一直不遺餘力,全方位推動香港體育發展,包括連同體育界、學界和商界等等通力合作,推廣社區體育,鼓勵市民參與不同運動,培養健康生活模式。同時,我們全力培育和支援精英運動員,出戰各項大賽,為港爭光;並且舉辦不同類型的賽事,打造香港成為國際體育盛事之都。   借今日這個機會,我呼籲全港市民,尤其是年輕人,要持之以恆參與體育運動,增強身體機能,鍛煉堅毅意志。我亦期望社會各界舉辦更多有益身心的活動,加深

持續優化稅制 防止跨境避稅

特區政府歡迎歐洲聯盟正面評價香港制定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的工作,另會與歐盟確定最新要求,就外地資本收益的處理方式探討如何優化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   因應歐盟2021年把香港列入稅務合作事宜觀察名單,特區政府去年12月制定《2022年稅務(修訂)(指明外地收入徵稅)條例》,就在香港收取外地股息、利息、知識產權收入、處置股份或股權權益的收益,引入新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新機制上月1日生效,避免在香港沒有實質經濟業務的跨國企業實體可能濫用香港的稅務安排而導致有關收入雙重不徵稅。   政府欣悉歐盟歡迎此進展,並確認香港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在股息、利息和知識產權收入方面完全符合歐盟2019年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的指引》。   此外,政府將因應歐盟最近更新的《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的指引》,就源自外地處置資產(股份或股權權益以外)的收益,優化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   歐盟去年12月公布另一份指引,要求資本收益作為外地收入豁免徵税機制所涵蓋的收入類型,須符合經濟實質要求。正修訂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的稅務管轄區,例如香港,將保留在歐盟的觀察名單內,直至完成所需法例修訂,並於明年1月實施。   政府指出,香港被保留在稅務合作事宜觀察名單,不會對香港企業造成不良影響。   在待制定的優化機制下,跨國企業實體若符合經濟實質要求,其在香港收取的外地資本收益可繼續獲豁免徵稅。個人、獨立本地公司及純本地集團則不受影響。   政府會就擬議優化外地收入豁免徵稅機制徵詢持份者意見。在完成所需法例修訂後,政府會要求歐盟盡快把香港從觀察名單中剔除。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15/20230215_182722_87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食環署巡查學校飯盒供應商

因應防疫措施放寬,學校逐步恢復全日面授課堂並為學生安排校內膳食,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及環境衞生部加強巡查全港多間供應學校午膳飯盒的持牌食物製造廠,以保障食物安全。   食環署昨日起巡查多間學校午膳飯盒供應商的廠房,檢取食物樣本化驗,又向食物業處所負責人和員工提供衞生教育,並派發食物安全小冊子,提醒處理學生飯盒的正確方法。行動仍然繼續。   對於有報道指有學校午膳供應商的飯盒質素欠佳,食環署表示,今日已主動聯絡相關學校了解情況及安排巡查涉事持牌食物製造廠,確保負責人在處理和製作食物方面遵守牌照條件,且符合法例訂明的衞生標準。食環署會持續跟進調查工作。   署方提醒,學校選用的供應商應持食環署簽發、可供應午膳飯盒的有效食物製造廠牌照。訂購或簽約前,校方應到食物製造廠實地視察,以確定食物處理人員遵守衞生守則;食物送抵後應盡快食用,如發現食物有異樣,應避免進食並即時通知供應商跟進,也可向食環署投訴。   另一方面,供應商應遵守食物衞生和安全的基本原則,以及確保員工保持良好個人和環境衞生,飯盒送至學校前也應把熱食保持在細菌無法滋生的溫度。   為保障校園食物安全,食安中心去信學校管理層和飯盒供應商,敦促他們留意學生飯盒的食物安全,又派員到飯盒製造工場推廣食物安全重點控制系統,防止食物出現污染危害。   該署又指,學校挑選午膳飯盒供應商時,可參考食安中心編製的《如何確保學校午餐安全指引》,午膳供應商則可透過《根據「食物安全重點控制」系統制定的食物安全計劃(適用於學校午餐飯盒供應商)》,了解如何改善製作飯盒的安全性。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14/20230214_200515_058.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法庭依法獨立進行審判

就美國國會有關機構和議員肆意抹黑香港特區的刑事司法程序包括涉及《香港國安法》的案件,特區政府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在《基本法》和《香港人權法案》保障下,所有面對刑事指控的人都有權並會接受司法機關的公平審訊。法院嚴格按照證據和適用法律判案。案件不會因涉案者的職業、政治理念或背景而在處理上有所不同。   香港的司法制度一直深受國際社會推崇。《基本法》第85條訂明,特區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任何人企圖干預香港特區的司法程序,都是公然破壞香港的法治。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07/20230207_205515_22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科技園舉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與孫東局長對話活動吸引逾千創科人齊集相互交流

(香港,2023年2月3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舉辦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與孫東局長對話」今天圓滿結束。活動請來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分享《藍圖》要點,並為創科社群和業界夥伴提供對話平台,交流本港未來創科發展策略。 孫東局長與一眾科技園公司代表以及來自園區公司的講者,一同就「交流科研、產業、融資的互為影響」及「帶動初創生態圈的成功關鍵」兩個議題進行討論。此外,現場亦展出20個獲獎創科成果及當中所應用到的創新和突破性技術。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hong-kong-innovation-and-technology-development-blueprint-a-dialogue-with-professor-dong-sun  

普銳醫療與港怡醫院携手 促進手術機械人的技術創新

(香港 – 2023年2月1日) – 普銳醫療(香港﹚有限公司(普銳醫療﹚為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的夥伴企業及以香港為基地的領先外科手術機械人企,今天與本港頂尖綜合專科私人醫院兼長期臨床合作夥伴港怡醫院,於香港柏寧酒店簽署一份高級別合作備忘錄(MOU),藉此加強彼此的合作關係,以實現共同目標:促進患者護理和醫療保健科技的進步,並推動香港在有關領域上的創新科技發展。 普銳醫療與港怡醫院一直關係友好,是次簽署的策略夥伴合作備忘錄將進一步強化這段夥伴關係,使彼此的合作更為協調。在為期3年的合作中,雙方將共同開展多個重要項目,使到從普銳醫療最新外科手術機械人臨床研究中獲得的科學知識能夠得到有效的交流,推動有關技術發展並激發新科技的創新,從而把人工輔助手術轉變為自動化精密方案,實現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最終目標。 簽署儀式在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太平紳士;普銳醫療主席兼創辦人楊廣中教授;香港自動化科技協會主席及信和集團創新聯席董事楊孟璋教授;以及港怡醫院腹膜腫瘤治療中心總監吳東耀醫生的見證下進行,並由普銳醫療行政總裁盧秉禮博士與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簽署該備忘錄。 普銳醫療創辦人楊廣中教授說:「我感到非常榮幸邀請到孫東教授、香港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及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與我們一同見證普銳醫療這個重要里程。同時,感謝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醫生的支持實現兩家機構的合作。」 「普銳醫療聚焦外科手術科技的創新,致力推動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於患者護理領域上的發展。藉此機會,再次感謝孫東教授及香港特區政府的支持,為高科技初創企業如普銳醫療,通過『企業支援計劃』及『創新及科技基金』提供的資助,配合香港科技園的高端設施,能進一步強化我們的醫療及外科手術系統,並培育更多專業人才。我十分期待透過與港怡醫院超卓的醫療團隊合作,可以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外科手術機械人應用方案。」楊廣中教授續說。 港怡醫院執行總裁曾慶亷醫生表示,是次簽署的策略夥伴合作備忘錄為普銳醫療及港怡醫院提供策略性平台,促進雙方於醫療領域上的創新科技發展。透過普銳醫療於發展及應用外科手術機械人方面的頂尖技術,我們期待是次臨床研究合作的成果,將為患者帶來更佳、更精準、以及更先進的醫療方案選擇。 「SIRIUS 内窺鏡系統」取得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認可 2022年12月,普銳醫療旗艦產品「SIRIUS 内窺鏡系統

去年經濟預估收縮3.5%

政府統計處公布,根據預先估計數字,去年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較前一年同期實質下跌4.2%,全年收縮3.5%。   去年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跌幅為4.6%。經季節性調整,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季大致維持不變。   第四季私人消費開支按年上升1.7%,政府消費開支升9.1%;全年私人消費開支跌1.1%,政府消費開支升8.1%。第四季本地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下跌11.2%,全年下跌8.5%。   同期貨品出口總額跌24.8%,貨品進口跌22.8%;全年貨品出口總額和貨品進口分別跌13.9%和13.1%。   第四季服務輸出按年升2.3%,服務輸入升2.1%;全年服務輸出和服務輸入則分別跌0.8%和1.4%。   政府表示,本地生產總值2021年明顯增長6.4%後,去年收縮3.5%。過去一年,外圍環境急劇惡化和跨境陸路貨運受阻,整體貨物出口大跌。本地需求先受本港第五波疫情影響,及後則受金融狀況收緊拖累而減弱。   不過,受惠於本地疫情趨穩,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勞工市場情況改善和發放消費券,私人消費自第二季有見改善,尤其接近年底時。   展望未來,本港經濟料在今年復蘇。雖然先進經濟體增長放緩將繼續為本港貨物出口帶來挑戰,但預期內地經濟加快增長,跨境貨運限制放寬,應可提供支持。隨着旅客隔離檢疫安排取消、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入境旅遊料強勁反彈,支持服務輸出的復蘇。   本地方面,經濟前景隨着經濟活動走向復常而改善,應能提振今年的私人消費,勞工市場強勁將提供額外支持,固定資產投資也會受惠。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2/20230201/20230201_163608_965.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玻璃樽飲品供應商須向環保署登記

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5月1日全面實施,以促進本港廢玻璃飲料容器循環再造。環境保護署明日起接受供應商登記,以及接受有關豁免繳付容器循環再造徵費和容器廢物處置牌照的申請。   5月1日起,玻璃樽裝飲品供應商,包括製造商和進口商必先向環保署登記成為登記供應商,方可在港分發玻璃樽裝飲品,否則即屬違法。   登記供應商須呈交申報、保留申報相關紀錄、繳付容器循環再造徵費、呈交周年審計報告等。供應商若有回收和重用其飲料產品玻璃容器的安排,可向環保署申請豁免徵費。   同日起,任何人儲存、處理玻璃容器廢物,又或將其再加工、循環再造,均須領有廢物處置牌照,將此類廢物輸入或輸出香港也須領有許可證。   環保署呼籲有關供應商和回收業經營者盡早提出申請,以符合玻璃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的相關法例要求,確保5月1日或以後可繼續在港分發玻璃樽裝飲品和處置玻璃容器廢物。   部門將舉辦多場簡介會講解法定要求和運作細節,並即場協助供應商登記。   查詢可致電2838 3111。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1/20230131/20230131_162052_66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