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文章

土地共享計劃再接獲申請

最近的文章

政府收回和徵用土地發展茶果嶺

地政總署宣布,收回37幅共約2,509平方米的私人土地,以及徵用被三個墳墓佔用、共約123平方米的土地,以進行九龍東茶果嶺村發展及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第二期)。   政府今日根據《收回土地條例》、《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和《土地徵用(管有業權)條例》張貼收地和徵用土地公告。公告張貼三個月至8月19日後,土地會歸還或轉歸政府所有。政府會與受影響人士緊密溝通,處理補償事宜。   九龍東前茶果嶺高嶺土礦場發展(第二期)及茶果嶺村發展項目竣工後,會提供約2,250個及4,500個單位,預計首批住戶分別於2030年及2031年入伙。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5/20230518/20230518_183118_770.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盧寵茂訪菲臘牙科醫院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今日到訪菲臘牙科醫院,了解該院培訓本地牙科護理人手的工作。   盧寵茂視察該院的基層牙科診所、綜合牙科診所、模擬實驗室等設施,並了解篩查教學病人的安排,以及培訓牙醫和牙科輔助人員的詳情。   他敦促該院提升牙醫和牙科輔助人員臨床診治能力,確保持續提供專業醫護以配合本港牙科服務需求增加。   隨後,盧寵茂與多名分別修讀牙齒衞生員和牙科治療師課程的學生會面,了解他們的訓練情況。   他表示,本港多年來一直面對牙醫短缺問題,其中公營醫療界別對相關人手需求更為迫切;牙科護理人手不足會影響牙科護理服務,對弱勢社群影響更甚。   盧寵茂說,當局正構思修訂《牙醫註冊條例》,為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於指明機構執業提供新途徑,並革新牙醫和牙科輔助人員的規管架構,以確保長遠有足夠人手支援本地公營或資助牙科護理服務。當局正積極考慮各界意見,目標在今年內向立法會提交建議。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5/20230509/20230509_173022_907.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江旻憓再登女子重劍世界第一

劍擊運動員江旻憓在女子重劍項目的世界排名再次升上第一,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今日致以衷心祝賀。   楊潤雄表示,江旻憓再登「世一」,為本港劍擊運動寫下光輝一頁。對香港培養出世界第一的體育人才,走在前列,他感到非常鼓舞,並指全港市民也為江旻憓一直以來的努力而驕傲。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5/20230508/20230508_161405_311.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聯通一帶一路 探索發展機遇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早前在韓國仁川舉行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匯聚各地政府主管財政及稅務政策的代表。適逢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他與參與年會的代表討論倡議的成果和未來發展機遇。   他又說,亞洲開發銀行團隊、金融監管機構、業界等對香港上市改革、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項目等議題深感興趣。他邀請相關人士參與即將在香港舉行的標誌性活動,包括11月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和明年1月的亞洲金融論壇,期望他們親身到訪,了解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帶來的區域合作機遇。   以下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5月8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上周我到韓國仁川參加了主題為「Rebounding Asia: Recover, Reconnect & Reform」的亞洲開發銀行年會,與來自全球的參與者討論亞洲疫後的經濟復蘇情況,並推介香港金融服務業的獨有優勢,以及就此可擔當的角色。   推動綠色轉型及綠色經濟發展是亞洲開發銀行近年的策略重點。亞開行銳意成為亞洲的氣候銀行(Climate Bank),並已制訂目標在2019至30年間為發展中成員國提供總額1,000億美元綠色融資。單計2022年,亞開行提供了67億美元綠色融資,支持亞洲各地區的綠色緩減及轉型項目。其中的例子包括首次以創新及可拓展的能源轉型機制,推動提早停用燃煤能源項目。   面對亞洲龐大的綠色融資需求,亞開行近年亦正推動內部變革,例如檢視組織架構及資本框架,以更有效滿足發展中國家成員的融資需求。推動私人資本參與項目是變革的一大重點,亞開行希望借此提高運用資產負債表的效率,增強整體融資能力。其中,亞開行與五家保險公司簽訂了總值最高十億美元協議,推動私人金融資本參與亞開行的借貸項目。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直在亞開行的投融資工作上發揮積極作用。於2022年,亞開行在香港發行了超過7.2億美元債券。此外,我們優秀高效的專業服務亦支持了不少獲亞開行融資的項目,香港公司及顧問歷年來累計在亞開行的採購中獲得超過14 億美元合約。此行到訪韓國仁川,我特別向亞開行及各成員推廣在香港發行保險相連證券的機會。香港早前就此建立了專門的規管框架,並在2021年推出資助先導計劃,至今促成了四筆保險相連證券在港發行,總發行額5.6億美元。這些證券以巨災債券形式發行,保障內地及海外地區因颱風和地震造成的損失。我們認為這

勞工處下周一推工作暑熱警告

勞工處宣布,下周一起推行《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並推出分三個級別的工作暑熱警告,協助僱主為在酷熱天氣下或高溫環境中工作的僱員制定預防中暑措施。   勞工處副處長(職業安全及健康)馮浩賢在簡介會上表示,指引為所有僱主和僱員提供重要參考,以因應不同場景,讓負責職業安全及職業健康的人員小心評估工作環境中的中暑風險,從而提供適當措施,而僱員方面也需跟從安排,避免自己因過勞或過熱環境引致中暑。   指引適用於在戶外工作、沒有安裝空調系統的室內地點工作、需在熱源或發熱設備附近工作等的僱員,內容涵蓋風險評估、和如何按風險評估結果採取預防和控制措施。   而工作暑熱警告基於香港暑熱指數制定,分為黃色、紅色、黑色,分別代表工作環境的熱壓力頗高、甚高和極高,由天文台協助製作和傳送信息,以便僱主安排不同勞動量的員工在不同熱壓力下所需休息時間或暫停工作。   該處舉例指,在戶外清潔街道、勞動量級別約為中等的清潔工,當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時,在沒有採取任何相應控制措施下,需每小時休息15分鐘。   市民可透過「香港政府通知你」及「我的天文台」手機應用程式接收有關工作暑熱警告的信息。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5/20230508/20230508_120259_352.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

彈性安排休息日須獲僱員同意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在《僱傭條例》下,僱員每工作七天可享有不少於一天休息日,若要訂立較彈性的安排,僱主必須先得到僱員同意。   孫玉菡今日下午啟程往北京訪問,在機場會見傳媒時被問及天星小輪一名船長工作時猝死一事。他表示,勞工處已接觸天星小輪,提醒對方所有休息日彈性安排都必須符合《僱傭條例》。   他續說,根據職業安全健康局一份研究報告,很多僱員並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血管阻塞等慢性疾病,直至在工作間出事後才發現。勞工處與職安局正共同在工作間推廣健康概念,為建築和保安等高危行業的僱員檢查身體,以期及早發現健康問題。 https://www.news.gov.hk/chi/2023/05/20230507/20230507_174035_503.html?utm_source=dlvr.it&utm_medium=blogger